1、通訊
通訊是指人類從一端向另一端表達訊號或訊息的行為方式,簡單的表達可以通過鑼鼓號角、烽火狼煙這些通訊手段來分別傳遞音訊號和光訊息。對于內容較多的訊息,最開始采用人口相授來傳遞通訊,其內容叫口信。而后來,文字出現后,則出現了用竹簡、紙帛等材料書信來表達內容、并以人力、畜力、風力、水力等的通訊形式來進行通(書)信,這就是最早的通信,傳遞的訊息也由此變成了傳遞信息,通訊息也逐漸說成了通信息。但由此可見,通訊表達范圍更寬更廣更悠久,通訊不光包含內容,而且還更多的包含了手段、工具、方式和過程,特別是隨著西方電報、電話、報刊、雜志等各種訊息傳播新事物的出現,通訊又成了近代的常用詞,什么電報通訊、電話通訊、報刊通訊等等都叫通訊。
2、通信
隨著以文體協議為基礎的互聯網興起,由于互聯網所表達的內容遠遠超過歷史任何一種訊息通訊,因此,通信漸變成網絡時代網絡內容傳遞的常用詞,而通訊則漸變成了主指端到端訊息傳遞過程中的終端通訊工具和網絡通訊設備等硬件。在現代,通信強調內容和服務,而通訊強調終端、設備等硬件,中國移動通信公司,強調的它是一家提供通信的服務商。
通信設備是傳輸數據的設備,包括集中器、調制解調器和多路復用器等。集中器設置在終端密集地區,它把若干個終端用低速線路先集中起來,再與高速線路連接,以提高通信效率,降低通信成本。針對不同傳輸媒介,數據應采用不同類型的電信號進行傳輸。例如,廣域網往往借助電話線路作為傳輸媒介,而電話線路中不少設備只能傳輸模擬信號,但主計算機和終端輸出的是數字信號,因此這時在通信線路與計算機、通信控制處理和終端之間就需要接人實現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設備,即調制解調器。
運營商用的設備叫通信設備,通信設備一般分為有線通訊設備和無線通訊設備。
網絡設備是由網卡、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網線、RJ45接頭等網絡連接設備和傳輸介質組成的,一般包括計算機或服務器、集線器、交換機、網橋、路由器、網關、網絡接口卡(NIC)、無線接入點(WAP)、打印機和調制解調器、光纖收發器、光纜等。
1、概述
有線通信是指通信設備傳輸間需要經過線纜連接,即利用架空線纜、同軸線纜、光纖、音頻線纜等傳輸介質傳輸信息方式。
2、優點與缺點
有線通信設備最大優勢就是抗干擾性強,穩定性高,具備一定的保密性,傳輸速率快,帶寬能夠無限大;但有線通信受環境影響較大,擴展性較弱,有衰減,施工難度大,移動性差,費用高。
3、有線通信設備
常用的有線通信設備有:電腦、電視、電話、PCM、光端機、服務器等。
1、概述
無線通信是指不需要物理連接線的通信,即利用電磁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征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
2、優點與缺點
無線通信設備最大優點就是環境,不需要受線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移動性,可以在移動狀態下通過無線連接進行通信,施工難度低,成本低;但無線通信設備抗干擾較弱,傳輸速率較慢,帶寬有限,傳輸距離也有限制,費用低。但是無線通信正在改變相應的技術讓傳輸速率更高(802,11n的速率能到達100Mbps不低于有線通信),更穩定方便,所以無線通信設備將是發展趨勢。
3、無線通信設備
衛星、無線電臺、無線電視(公交車或地鐵上)、無線局域網、移動電話(手機)、手機GPRS上網等。
網絡適配器:又稱網絡接口卡(網卡),它插在計算機的總線上將計算機連到其他網絡設備上,網絡適配器中一般只實現網絡物理層和數據連路層的功能。
網絡收發器:是網絡適配器和傳輸媒體的接口設備。它提供信號電平轉換和信號的隔離。
網絡媒體轉換設備:是網絡中不同傳輸媒體間的轉換設備。如雙絞線和光纖等。
多路復用器:終端控制器的一種。用于提高通信信道的利用率。
中斷器:也稱為轉發器,延伸傳輸媒體的距離,如以太網中斷器可以用來連接不同的以太網網段,以構成一個以太網。
集線器:簡稱,hub,可看成多端口中斷器(一個中斷器是雙端口的) 以上的幾中設備都是工作在物理層的網絡設備。
網橋:可將兩個局域網連成一個邏輯上的局域網。工作在物理層和數據連路層的網絡連接設備。
交換機:早期的交換機相當于多端口網橋。
路由器:工作在網絡層的多個網絡間的互連設備。它可在網絡間提供路徑選擇的功能。網關:可看成是多個網絡間互連設備的統稱,但一般指在運輸層以上實現多個網絡互連的設備又稱應用層網關。
工具
檢查前要穿戴好勞保用品,帶好卡線器、萬用表、查線器、干布、毛刷、鉗子、螺絲刀、扳子
步驟
1、清潔保持:定期檢查設備機箱上是否有灰塵或雜物并進行清理,保持設備的通風孔通風良好。
2、電源檢測:定期測量設備的供電電源,保證電源電壓正常。
線路巡檢
(1)定期巡檢設備的電源線路及業務線路;
(2)確保設備的電源線與電源接線端子連接牢固、無松動,確保整個電源連接線路及設備接地良好,線路無破損、無漏電;
(3)確保業務線纜與相應的業務接口連接良好。
注意
(1)禁止接觸帶電部分,禁止使用濕布擦拭。
(2)螺絲掉進機箱內,得盡快取出,不能留在機箱內。
(3)準備一份檢查結果和潛在問題的建議的報告,并包括預防性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的原因和處理情況進行。
華為創建于1987年,是全球前沿的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擁有領先規模的基礎通信設施,致力于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云計算等領域構筑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華為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
中興通訊成立于1985年,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的大型通信設備公司。中興通訊擁有通信業界完整的、端到端的產品線和融合解決方案。目前,中興通訊擁有全球專利申請量8萬件,已授權專利超過3.8萬件,產品銷往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信科由烽火科技集團和大唐電信集團聯合重組而成,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中央企業,是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移動通信國際標準的主要提出者之一,是國際知名的信息通信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集團由6家上市公司和多家非上市公司組成,分支機構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海外30多個國家,業務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諾基亞貝爾始于1984年,是諾基亞集團和中國保利集團旗下華信郵電的中外合資企業,諾基亞大中國區的主要業務平臺,在中國設立了研發、市場、服務、全球交付、供貨等全產業鏈布局,為運營商和非運營商客戶提供端到端的信息通信解決方案和高質量的服務。
愛立信始于1876年瑞典,全球提供端到端通信解決方案以及專業服務的供應商,全球業務包括:通信網絡系統、專業電信服務、專利授權、企業系統、運營支撐系統和業務支撐系統等,其在IMS和軟交換領域享譽盛譽,愛立信4G無線通信網絡被世界上各大運營商廣泛使用和部署。
思科創建于1984年美國,全球知名互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企業網絡、數據中心、安全和協作等解決方案。思科于1994年進入中國,在國內設立了16個業務分支機構,并在上海建立了一個大型研發中心,專注于為中國客戶提供網絡生命周期服務,幫助用戶對網絡進行規劃、設計、實施、運營和優化,以成功部署和使用網絡技術。
紫光旗下數字化轉型服務品牌,聚焦新IT技術創新領域,專注新IT解決方案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咨詢、銷售及服務。新華三擁有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云計算、大數據、智能聯接、新安防、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能、5G等在內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
企業創建于1999年,信息通信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涵蓋光網絡、寬帶接入、光纖光纜、光配線、業務與終端、系統集成、軟件與服務等多個領域。烽火在全球50多個國家構建了完備的銷售與服務體系,形成11個全球交付中心,產品與服務覆蓋90多個國家與地區。
專注于通信行業的信息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以信息通信產品制造、貿易、相關技術研究和服務為主的企業,業務覆蓋信息通信與網絡安全、智能裝備與終端、智慧應用和創新創業。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上市公司5家,致力于推進從傳統通信設備制造商向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中天科技成立于1992年,起家于光纖通信,專業從事云、管、端多維度為網絡建設提供線纜、組件、器件、天饋線等基礎設施服務,產品包括各種預制棒、光纖、光纜等。中天科技在全球擁有89家子公司,設有54個海外辦事處,產品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