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是指從事書籍、報紙及刊物出版,通過經營獲得利益、名聲或者知識積累目標的企業。它的主要工作是先付給作者一定的報酬,再把該作品通過合法的渠道進行市場推廣和銷售。
出版特征:
1、出版是對已有的作品進行深層次開發的社會活動。出版不是對原始信息進行開發,而是對現成的作品進行開發。接受原始信息,將其歸納成知識,形成知識產品的任務,已由作者完成,或者說已主要由作者完成,已有作品的形成過程屬于作者勞動過程,不歸屬于出版活動。作家創作、畫家寫生、音樂家譜曲等,都不能算出版,就是這個道理。
2、出版是對原作品進行編輯加工,使其具有適合讀者消費的出版物內容的過程。出版過程雖不是知識信息的主要形成過程,卻是一個對知識信息體系進行選擇的過程,這種選擇是按照適合讀者消費的要求進行的,并且,還要按照同樣的要求對所選定的作品里的知識信息進行整理、補充、刷新、完善,也就是通過編輯工作對原作品進行編輯加工。紙質貨幣不是出版物,紙幣的印制不是出版活動,就是因為沒有對原作品進行編輯加工,從而缺少供讀者消費的知識信息內容的緣故。
3、出版是對加工好的已有作品進行大量復制,使其具有能供讀者消費的一定載體形式的過程。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對作品進行復制,都是使加工好的知識信息具有能供讀者消費的載體形式的過程。只有經過大量復制,作品中所含的知識信息才能被眾多的讀者接受。檔案工作也需要對原作品(文件)進行編纂、整理,使分散的材料能編輯成一卷一卷的案卷,但檔案工作不是出版,因為沒有大量復制的過程。在商品社會,作品大量復制過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產過程。
4、出版包括將出版物公之于眾的過程。通過各種方式將大量復制的原作品廣泛向讀者傳播,也是出版活動的重要內涵。從西方對“出版”這一詞匯的演變來看,法語Publier和英語Publish均源自拉丁語Publiare,而拉丁語Publicare的本義卻是“公之于眾”。可見,在賦予“出版”的眾多涵義中,“公之于眾”的涵義更有著特殊的地位。
1、按職能
我國500多家出版社按照職能分為8大類。分別是社科類、科技類、大學類、教育類、古籍類、少兒類、文藝類、美術類八個大類。
2、按等級
我國出版社按照等級分為四級。分別是:一級出版單位(100家,占20%)、二級出版單位(175家,占30%)、三級出版單位(200家,占40%)、四級出版單位(25家,占5%)。
3、其他分類
出版社還分為了A級出版社、B級出版社、C級出版社。其中A級出版社包括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中華書局、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等等。B級出版社是各省人民出版社、各省教育出版社、其他高校出版社。C級出版社,A級和B級以外的出版社。
當個人自費出書時,可以找出版公司來推薦聯系出版社,選擇的出版社等級越高,相對來說出書的費用也越高。
1、編輯(業務)部門系統
其職責是制定編輯方針,擬定報道的計劃,組織報道的活動,安排報道的任務,處理具體的采編業務及工作,是新聞單位主體機構。根據業務類別,通常設以下部門:總編室(負責制定報道計劃、選題、設計總體版面和審查稿件的部門)、評論部、群工部(負責通訊聯絡業務)、國際部、記者部、經濟部、政法部、教科文部、理論部(負責理論文章的組織、撰寫、編輯工作)、文體部、農村部(負責農村宣傳報道的部門)、攝影部。
2、經營(管理)系統
主要負責新聞單位的印刷、出版、發行、廣告、財務、物資、技術等方面的事務,以及新聞單位的多種經營業務。通常設以下部門:財務處、廣告部、發行部、技術部(負責技術設備管理和技術保障的工作)、印刷廠、物資處(負責后勤保障的綜合部門)。
3、行政(黨務)部門系統
主要職責是處理新聞單位編輯、經營工作系統之外的其他事務,包括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召集黨委會,新聞單位內部各項組織紀律及上級有關部門政策、法規的落實,制定并組織實施各項人事制度,擔負安全保衛職能,提供后勤保障等。通常設以下部門:辦公室(處理日常雜務)、機關黨委、紀委(新聞機構中的紀律檢查部門)、人事部、保衛處等。
1、總編
總編輯作為“編輯工作的決策人,出版社的主要負責人”,他們所履行的是“各項編輯工作的指揮者,出版方向的把握者與選題的總策劃,書稿審讀加工的終審者,編輯責任制度的負責人”職責。
2、主編
在編委會或總編輯領導下,按編輯方針實施某個方面的具體業務。其工作內容為研究、制訂某一方面的工作計劃,組織并領導日常編輯事務,如審稿、審樣、撰寫重要言論等。
3、責任編輯
至少有三大責任,其一是業務責任,亦即技術層面上的觀點把握;其二是政治責任,亦即思想,層面上的觀點把握;其三是經濟責任,亦即利潤層面上的創收指標。
4、執行編輯
負責報紙、雜志的整體版面設計,調整各版面的材料配搭關系等,不直接負責各個版面的工作。
5、采編
采編是采集信息及編輯信息的工作。
1、投稿
投到策劃編輯手里,策劃編輯可以接受自由投稿、策劃組稿、自由投稿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自由的進行投稿沒有什么限制要求,而策劃組稿的意思是有策劃編輯出一個題目,然后由與題目較符合的作者進行投稿。
2、申報選題
當稿子拿到之后就要向編輯部提交選題策劃書,在策劃書上要突出選題的亮點和與比其他相同類別選題的地方有哪些優勢。
3、選題論證
在這個步驟里參與審核的人最為較多有編輯、發行人員、總編等,編輯顧名思義再次對稿子進行審核,發行人員則是研究稿子以后對于市場的一個需求量,而總編則是負責哪些東西不適合這些選題。
4、簽訂出版合同
當上放這些流程通過之后出版社就可以選擇與作者進行合作簽訂合同。
5、三審三校
三審為初審、復審、終審,三校為解決稿中錯別字、錯誤語法、符號統一等技術上的問題,確保稿子的質量。
6、書號申請
書號有單書號叢書號之別,書號相當于人的身份證,在整個出版過程花費的費用也是最高的,大致都是W萬起步。
7、征訂印刷發貨
出版社根據征訂數確定印數,再多印一部分備貨。印刷時間一般是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然后發給作者。
整個出版流程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3~6個月,好的出版社比較嚴厲在出版時間上面也會有相對的延遲。主要對于稿子的質量把關很重要。
出版社出書價格一般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書籍的書號費,這個費用占據出版社出書價格的大頭,書號費大概在3-5萬不等,具體要看出版社出書價格的報價以及出版社的等級。
2、書籍的編審費用,這個費用占據出版社出書價格的比重也比較高,費用的高低取決于書籍字數的多寡,根據出版社出書價格定價的不同會出現一個波動的區間,一般是一千至幾千不等。
3、書籍的印刷費用,這個費用占據出版社出書價格的比重和編審費用占據出版社出書費用的比重差不多,同樣和書籍的篇幅有比較大的關系,同樣是一般是一千至幾千不等。
4、在書籍印刷成冊之后,還包括一個發行費用,這個費用占據出版社出書價格的比例和印刷以及編審的占比相近,價格也是相差不大。
總結下來,出版社出書價格一般處于一個區間,價格在4萬-8萬之間不等。
區別:
1、出版社屬于國企,出版公司屬于私企。
2、出版社有書號(國家發的),出版公司沒有。
聯系:
二者的區別就決定了二者的聯系,圖書的出版必須要有書號,而出版公司沒有書號,就必須要向出版社申請。出版公司有著優于出版社的營銷策劃能力,因此出版社主營書號管理與書稿的審核等政策性工作,圖書的營銷策劃與上架由出版公司來完成,二者既是競爭關系也是分工合作的關系。
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國家級專業文學出版機構,隸屬中國出版傳媒集團,注重圖書出版的系統性和多層次結構,力求傳播人類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成果,出版各種圖書萬余種,發行超過10億冊,已形成高品位、高質量、包容古今、囊括中外的文學圖書體系。 商務印書館創立于1897年,現為中國出版集團旗下,是中國近現代出版事業的引路者,民族出版的品牌標桿,商務印書館開展以出版為中心的多種經營,形成了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世界名人傳記”為代表的翻譯作品,和《辭源》《新華字典》《新華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英華大詞典》等為代表的中外文語文辭書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重建于1950年,是我國第一家著名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圖書20000多種,發行圖書期刊30多億冊,已成長為黨和國家宣傳文化主陣地、馬列經典著作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出版主平臺、哲學社會科學圖書出版重鎮。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是一家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出版機構,以出版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圖書為主,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現為中國出版集團旗下,旗下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是一家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的社科人文書店,為北京首家24小時全天候營業書店。 中華書局成立于1912年元旦,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出版機構之一,中國出版集團旗下以古籍整理和學術著作出版為主業的出版公司,集編輯、印刷、出版、發行于一體的出版機構。出版了《資治通鑒》、《中華百科叢書》、《二十四史》、《清史稿》點校本等一大批經典文獻和古籍整理圖書。 上海譯文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現為世紀出版集團旗下一級出版社、致力于傳播世界經典作品、涵蓋外國文學、外國哲學社會科學著作、雙語詞典、外語教育用書、童書、期刊雜志和數字閱讀產品,已發展為國內知名的外國文學出版中心、人文社會科學譯著的傳播重鎮、原創雙語工具書編纂基地、中外童書出版與教育融合平臺。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隸屬于中國中信集團,是較早的由中央企業主管、主辦的圖書出版機構,擁有圖書、報刊、電子、音像和網絡出版及批發零售全牌照,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300788),出版圖書超過12,000種,基本實現了大眾出版領域的全覆蓋,成為各垂直領域內的主要力量。 機械工業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是建國后國家設立的第一批科技圖書出版機構。機工社立足機械行業,致力于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與科技知識傳播,產品橫跨科技出版、教育出版、大眾出版三大板塊,覆蓋機械、電工電子、汽車、建筑、經濟管理、計算機、外語、少兒、心理、農業、設計、科普、生活等十多個專業領域,以及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技能教育、基礎教育等不同教育層次,在多個細分市場和銷售渠道居于行業前列。 科學出版社是由中國科學院編譯局與龍門聯合書局于1954年合并成立,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1858),以出版學術書刊為主的開放式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堅持為科技創新服務、為科學傳播服務,被譽為"科學家的出版社",年出版新書3000多種,期刊500多種,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科技出版機構。 人民郵電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隸屬于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是一家集圖書、期刊、音像電子及數字出版于一體的綜合性出版大社,出版領域涵蓋科技出版、教育出版、大眾出版,涉及信息技術、通信、工業技術、科普、經濟管理、攝影、藝術、運動與休閑、心理學、少兒、大中專教材等10余個出版門類,年出版圖書近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