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業包括汽車整車制造業、改裝汽車制造業、電車制造業、汽車車身及掛車制造業、汽車零部件。
汽車制造業大多數以“汽車是消費品”為依據將其歸于輕工業,但是汽車制造業是屬于重工業,汽車制造廠在戰爭年代可以直接用于制造坦克,因此,我國政府的統計數據中也是將汽車制造業歸類于重工業。
兩個行業雖然都與汽車相關,但是后者是汽車成型后使用過程中的工作,前者則是汽車成型前制造方面的工作的。小編覺得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目前發展還是很不錯的,就業前景也比較好的。
1、低碳鋼:低碳鋼易于成型,這使得它們成為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采用冷沖壓和其他過時的制造工藝的首選。其最大抗拉強度為270mpa。
2、高強度鋼(HSS):高強度鋼使用傳統鋼,并在烘烤周期中去除碳。這意味著可以形成較軟的鋼,然后烤成較硬的金屬。典型的抗拉強度等級為250-550 MPa。
3、高強度低合金(HSLA):HLSA是碳錳鋼,添加了諸如鈦、釩或鈮的微合金元素。它們具有高達800 MPa的抗拉強度,并且仍可以壓制成形。
4、高級高強度鋼(AHSS):高級高強度鋼的屈服強度通常超過550 MPa。它們是由多種金屬制成的復合材料,然后在整個制造過程中進行加熱和冷卻,以滿足零件的規格。
5、超高強度鋼(UHSS):這些鋼具有與高強度鋼相似的性能,但強度水平至少為780MPa。
6、Boron/Martensite:Martensite是最堅硬、最堅固的鋼材,但變形性也最差。它與Boron具有相同的性能,Boron的抗拉強度約為1200至1800 MPa。這些通常與較軟的鋼結合形成復合材料。
7、鋁5000/6000(AL 5000/6000):5000系列鋁與鎂形成合金。6000系列鋁中含有硅和鎂,形成硅化鎂,使鋁合金可以進行熱處理。
8、鎂:鎂由于重量輕而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汽車用材料。當合金化時,鎂具有所有結構金屬中最高的強度重量比。
9、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CFRP是一種非常堅固的輕質塑料,其中包含碳纖維以提高強度。它們的生產成本很高,但是隨著成本的降低,它們在未來的汽車行業中的需求將不斷增長。
設計流程一:市場調研
汽車設計的第一步是市場調研,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導后面設計工作的方針,它直接決定要設計一款什么樣的車,所設計車型的定位是什么。比如這款車型使用人群是哪些,大致價位是多少,有多少個座椅,幾個門,車身尺寸如何,競品車型有哪些等等。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預見性,保證該車型在未來的幾年內不會過時,保證制造出來后要能被消費者接受。
設計流程二:外形設計
通常一輛汽車在設計之初先以繪畫方式來表現它的造型和風格。新車型都是從一張紙上開始的,造型設計師根據市場調查和設計目標將創意繪畫在紙上,經過不斷的修改,再把它拿去給負責人審閱。當此充滿創意的新車受到一定的青睞后,還要以更具體的方式表現它的造型設計理念,繪出各種效果圖,或把小尺寸的繪畫放大至和真車一樣大的尺寸,張貼起來,看看是否能夠得到大家一致的贊許。當然,最后拍板的還是大老板。一般汽車的外形設計都是要經過車企最高層同意的。
設計流程三:制作模型
當設計草圖順利通過后,還要繪制更細致的效果圖。現在可以借助電腦繪制非常逼真的效果圖,在電腦上看起來和真車非常相似。然后再根據審查通過后的效果圖制作小尺寸模型,一般為1:5比例的油泥模型,也就是相當于真車五分之一大小的汽車模型,并放到風洞中測試一些基本的空氣動力學數據,然后再根據這些數據,不斷地修改模型的細節造型。當小尺寸模型通過審查后,再制作1:1的汽車油泥模型,仍然放在風洞中進行空氣動力學測試,此時所測試的數據會更加詳細,并不斷修改,使模型能達到所要求的低風阻、高穩定性的要求。
設計流程四:內、外飾設計
外裝件的主要設計包括前后保險杠、玻璃、車門防撞裝飾條、進氣格柵、行李架、天窗、后視鏡、車門機構及附件以及密封條。在外部造型設計完成之后,接下來要做好車內設計。汽車內飾設計仍然是從草圖、效果圖開始,也要制作內飾的油泥模型,并進行不斷的修改。汽車內飾不僅要求美觀、個性,更重要的是要充分體現人性化,要嚴格按照人機工程學來設計每個操作部件。車內各種操作的方式方法要符合人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符合人們的正常使用習慣,常用按鍵要做到觸手可及。有些車型座椅不舒適,各種按鍵操作起來很別扭,就是這種人機工程設計的不好。另外還要做好內飾色彩的搭配,讓人坐在車內感覺良好,舒適而安逸,不影響駕駛員的視線,不影響安全駕駛。
設計流程五:整車匹配
在內飾設計及車身設計的同時,還要進行發動機、變速器、傳動機構、懸架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等機械部件的選擇與設計,也就是整車匹配,這些機械部分必須配合車身造型和車身尺寸。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機械部件的位置安排、重量分布等,都會影響到汽車動力性能和操控性能,進而影響汽車的安全性能,因此必須考慮的非常周全。
設計流程六:樣車試驗
各項基本設計完成之后,就要制作樣車了。一般在研制階段,要先用手工打造出一輛樣車(這可是比勞斯萊斯還要純的手工打造),然后再制造十幾輛甚至幾十輛試驗車,以便進行實車道路試驗。在樣車試驗中,要不斷根據試驗中暴露的問題進行調整、修改,甚至重新設計。樣車試驗包括動力性、制動性、穩定性、可靠性、燃油經濟性、耐久性等測試,還有各種環境適應性試驗,如寒冷和高溫測試、涉水測試、噪聲測試等。當然,撞擊測試、翻滾測試等安全性測試也是必不可少的。直到通過各種嚴格測試后,新設計的車型才會最后定型、投產。
1、鑄造
鑄造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后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在汽車制造過程中,采用鑄鐵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約占全車重量10%左右,如氣缸體、變速器箱體、轉向器殼體、后橋殼體、制動鼓、各種支架等。
2、鍛造
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廣泛地采用鍛造的加工方法。鍛造分為自由鍛造和模型鍛造。自由鍛造是將金屬坯料放在鐵砧上承受沖擊或壓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汽車的齒輪和軸等的毛坯就是用自由鍛造的方法加工。
3、冷沖壓
冷沖壓或板料沖壓是使金屬板料在沖模中承受壓力而被切離或成形的加工方法,采用冷沖壓加工的汽車零件有:發動機油底殼,制動器底板,汽車車架以及大多數車身零件。
4、焊接
焊接是將兩片金屬局部加熱或同時加熱、加壓而接合在一起的加工方法。焊好整個轎車車身,通常需要上千個焊點。焊點的強度要求很高,每個焊點可承受5kN的拉力,甚至將鋼板撕裂,仍不能將焊點部位分離。
5、金屬切削加工
金屬切削加工是用刀具將金屬毛坯逐層切削;使工件得到所需要的形狀、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金屬切削加工包括鉗工和機械加工兩種方法,鉗工是工人用手工工具進行切削的加工方法,操作靈活方便,在裝配和修理中廣泛應用。
6、熱處理
熱處理是將固態的鋼重新加熱、保溫或冷卻而改變其組織結構,以滿足零件的使用要求或工藝要求的方法。加熱溫度的高低、保溫時間的長短、冷卻速度的快慢,可使鋼產生不同的組織變化。
7、裝配
裝配是按一定的要求,用聯接零件(螺栓、螺母、銷或卡扣等)把各種零件相互聯接和組合成部件,再把各種部件相互聯接和組合成整車。
汽車制造專業學什么
汽車制造專業主要學習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汽車電控技術、汽車發動機裝配與調試、汽車底盤裝配與調試、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系統裝配與調試、汽車裝配生產現場管理、汽車裝配與調整技術、汽車性能檢測、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造型技術、汽車試驗技術等專業。
汽車制造專業就業前景
1、汽車研發人才
通常要求汽車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有扎實的汽車理論基礎,熟悉汽車開發流程和現代化制造工藝;具有若干年相關工作經驗;英語閱讀及口語流利。
2、汽車設計人才
目前中國汽車企業正進入大范圍的研發投入期,無論是合資企業還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迫不及待地進行“自主研發”和“自主設計”,本土汽車設計人才爭奪十分激烈。
3、汽車營銷人才
誰能把汽車賣出去,誰就是人才。資深的汽車營銷人員成了香餑餑。目前市場上真正合格的汽車營銷人員幾乎是鳳毛麟角,營銷人員的價值僅僅是把車賣出去,這還不算是真正實現了營銷功能,營銷策劃、售后服務等方面的人才極少。
4、汽車維修人才
全國汽車維修行業每年需要新增近30萬從業人員,而目前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且技術過硬的高級技工尤其供不應求。
5、汽車金融人才
汽車金融要順利發展,首先需要一批懂行的汽車信貸、汽車保險人才。
6、汽車評估人才缺
目前,汽車市場進入二手車置換波峰,汽車后市場人才屬于新興領域,現有人才儲備捉襟見肘,同時商務部整頓治理汽車市場,對經營企業提出了開辦要求,急需一批有資質的汽車評估、汽車估損人。
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2月,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全球二次電池產業的領先者,比亞迪擁有行業領先的汽車電池技術,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2020年3月29日比亞迪正式推出刀片電池,比亞迪已在全球設立30多個工業園業務布局,涵蓋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
上汽集團始創于1978年,是國內較大的汽車工業集團,集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0104)。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上汽乘用車分公司、上汽大通、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紅巖等,連續多年在國內汽車市場銷量領先。
中國一汽始創于1953年,是國有特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國內民族汽車工業開創者,旗下擁有紅旗、解放、奔騰等自主品牌和大眾、奧迪、豐田等合資合作品牌,建立了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等五大生產基地,截至2021年底,中國一汽員工總數12.8萬人,資產總額6000余億元。
吉利集團始建于1986年,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已發展為擁有吉利、領克、極氪、沃爾沃、極星、路特斯、英倫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曹操出行等品牌的大型汽車集團,吉利以汽車產業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為核心,在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車聯網、智能駕駛、車載芯片等前沿技術領域均有布局。
奇瑞汽車成立于1997年,國內自主汽車品牌中的代表,專業從事汽車生產的國有控股企業,旗下擁有艾瑞澤、瑞虎、EXEED星途等知名產品品牌,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奇瑞在國際、國內共建有十余個生產及KD基地,并在蕪湖、上海、歐洲、北美、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布局六個研發中心。
長安汽車始創于1862年,是國內較大的造車企業,推出了CS系列、逸動系列、UNI系列等熱銷產品,擁有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等合資合作企業,長安汽車在全球有十余個生產基地、30多個整車、發動機及變速器工廠,建立起“六國九地”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擁有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程技術人員1萬余人。
成立于1969年,中央直管的大型汽車企業,是國內汽車行業內產業鏈齊全、產品陣營豐富的汽車企業。主要產品覆蓋高檔、中檔和經濟型各區隔,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軍車、新能源汽車、關鍵汽車總成和零部件、汽車裝備、出行服務、汽車金融等。東風公司與10多家國際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開展全球合作和協同,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
廣汽始創于1997年,是國內較早實現A+H股整體上市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汽車集團。廣汽是國內產業鏈完整的汽車集團之一,涵蓋整車(汽車、摩托車)及零部件研發、制造、汽車商貿服務、汽車金融、移動出行等,旗下共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廣汽埃安等數十家企業與研發機構。
北汽集團成立于1958年,是中國汽車行業的骨干企業,已發展成為涵蓋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與制造、汽車服務貿易、綜合出行服務、金融與投資、通用航空等業務的國有大型汽車企業集團,擁有BEIJING、北汽新能源、北京越野、昌河、福田汽車等自主品牌,與奔馳、現代汽車建有合資品牌,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整車及KD工廠,市場遍布全球80余個國家和地區。
長城汽車是全球知名的 SUV、皮卡制造商,于2003年、2011年分別在香港H股(股票代碼:02333)和國內A股(股票代碼:601633)上市。旗下擁有哈弗、WEY、歐拉、坦克和長城皮卡五個整車品牌,及長城汽車孵化的全新獨立運營汽車科技公司沙龍智行。產品涵蓋 SUV、轎車、皮卡三大品類,長城汽車銷售網絡覆蓋全球,目前已出口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渠道近7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