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本身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細菌、立克次氏體等,需要根據具體的疫苗判斷。
疫苗主要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等方法制成的,常見的疫苗包括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類毒素疫苗、核酸疫苗等。
其中滅活疫苗屬于死疫苗,主要對病毒或者細菌進行滅活。減毒活疫苗屬于減毒疫苗,可以在人體中長時間起作用。類毒素疫苗主要是細菌外毒素經過處理制成,如破傷風、白喉疫苗。所以疫苗不單純是病毒,還有其它病原微生物制成。
疫苗的作用就是抵御細菌或者病毒的侵襲。當致病菌侵入人體時,人體自動產生相應的抗體以對抗細菌的侵蝕。當這種細菌再次侵入時,血液中的抗體就能夠發揮起抗病作用,接種疫苗的作用機理就在于此。疫苗是由致病菌的少量有害物質經加工而產生出來的,以一定的量給人體注射或者口服以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有的機體可維持較長時間,有的則不然。因此,有的疫苗需多次接種,且接種時間間隔不能太短,即使免疫后又患此種疾病,病情表現也很輕微,不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的。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預防接種的生物制品,其主要原理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體、病毒等以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轉基因的方法,制成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
疫苗保留了病原體刺激動物免疫系統的特性,當動物體接觸到不具有傷害力的病原體后,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動物再次接觸到病原體時,動物體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記憶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阻止病原體傷害。
注射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瘙癢、疼痛、硬結,還可能出現低熱、乏力、肌肉痛、食欲不振、頭暈、嘔吐、輕微皮疹等癥狀,通常為正常現象。日常多飲水,注意休息即可,不必特殊處理,一般可自行緩解。
極少數患者在注射疫苗后可能會出現高熱、嘔吐、持續煩躁、昏睡、四肢冰冷、精神不振、暈厥、血尿、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并進行相關檢查,排除是否存在其他并發癥,積極進行治療。若出現抽搐、呼吸困難,甚至是過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等嚴重癥狀,需立即進行搶救措施,并及時就醫。
1、免疫血清:就是抗體血清,是一種提煉含有抗體的血清制劑,通過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可在短時間內起作用,與病毒對抗來治療疾病。
2、疫苗:指用經過滅活或減毒處理的各種細菌或病毒病原制成,用于預防接種的生物制品,在一段時間內刺激人體產生與病毒對抗的抗體來抵抗病毒,主要起預防疾病發生的作用。
1、滅活疫苗
又稱死疫苗,以含有細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處理,使其喪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種動物后能產生主動免疫或被動免疫。
2、弱毒疫苗
又稱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強毒通過物理、化學方法處理和生物的連續繼代,使其對原宿主動物喪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輕微的亞臨床反應,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用以制備的疫苗。
3、單價疫苗
利用同一種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種微生物中的單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養物所制備的疫苗稱為單價疫苗。
4、多價疫苗
指同一種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養物制備的疫苗。多價疫苗能使免疫動物獲得完全的保護(如豬多價副傷寒死菌苗)。
5、混合疫苗
即多聯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養物,根據病性特點,按免疫學原理和方法,組配而成。接種動物后,能產生對相應疾病的免疫保護,可以達到一針防多病的目的。
6、同源疫苗
指利用同種、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備,而又應用于同種類動物免疫預防的疫苗。
7、異源疫苗
指利用不同種微生物菌(毒)株制備的疫苗,接種后能使其獲得對疫苗中不含有的病原體產生抵抗力(如兔纖維瘤病毒疫苗能使其抵抗兔粘液瘤病),或用同一種中某型微生物種毒制備的疫苗,接種動物后能使其獲得對異型病原體的抵抗力。
1、國家計劃內的疫苗
即常規疫苗,必須接種,屬于基礎免疫疫苗,如卡介苗、乙肝疫苗及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
2、國家計劃外的疫苗
又稱為二類疫苗,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接種的自費疫苗,主要包括流感嗜血桿菌b多糖疫苗、肺炎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水痘疫苗、HIB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出血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1、注意休息
在進行疫苗接種后,應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盡量不要熬夜。在睡眠過程中,人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會處于相對的休整狀態,會有助于疫苗免疫作用的發揮,幫助人體構建免疫屏障;
2、避免沾水
在接種疫苗后應當避免傷口接觸水,注意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干燥,以免水中攜帶的病菌由針口侵入人體,不要洗澡,最終引起感染,并且還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
3、注意飲食
在接種疫苗后,應多飲水,雖然飲食方面無絕對禁忌,但也稍加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如存在過敏體質的人群,除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不可食用外,有可能誘發過敏反應的食物也不建議攝入,如酒精、海鮮等;
4、多喝水
打完以后要多喝一些水,多喝水有利于血液循環,對增加抵抗力是有幫助的。
5、留意不良反應
在接種疫苗后,人體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不良反應,常見的有肌肉酸痛、渾身乏力、頭暈頭痛等。輕微的不適可暫行觀察,相對劇烈的,建議及時就醫,切勿自行服藥。
1、疫苗在運輸和保存中應當避免強光、暴曬和高溫,以免疫苗活性造成破壞。
2、應當使用正規的疫苗運輸工具,或裝有冰塊的保溫箱進行疫苗運輸,具體的保存溫度應當根據疫苗的使用說明書來進行保存和使用。
3、不同種類的疫苗所需的最佳溫度不同。凍干苗、濕苗需要0~-20℃;油乳劑和鋁膠滅活苗應避免凍結,最適溫度為2~8℃。
4、疫苗存儲過程中,疾控機構和接種單位采用溫度計或自動溫度記錄儀對儲存疫苗的冰箱進行溫度監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測溫1次(間隔不少于6小時),并填寫冷鏈設備溫度記錄表。
5、疫苗使用過程中,接種單位采用冰箱、冷藏箱(包)儲存疫苗,在存放、取用疫苗時應當及時關閉冰箱、冷藏箱(包)門/蓋,并盡可能減少開啟冷藏設備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