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建立一個自己的高端人才儲備庫,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進來,包括非邊界內專業的人才愿意到邊界內來工作,我們就愿意要。我們朝著假設的方向,不斷探索,不斷儲備。我們是儲備人才,不儲備美元,最終儲備出自己的人才庫。當然,高端人才全部是指技術方面,管理類或其他行業不在此列,管理類的干部走垂直循環、在實踐中逐步成長的道路,沒有層層的實踐成功經驗積累,很難有破格提拔的可能。
如何留住優秀人才?我認為,物質激勵不是最主要的,第一點應該是他能找到自己熱愛的崗位,當他熱愛時,就會踏實工作。若果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工作機會相結合了,他就會無怨無悔。因此,我們要重視這些人才在工作崗位的發揮,同時也在貢獻上去評價他。
公司指定了一批高級專家,信任他們對人才的識別和評價,去入職新員工中尋找合適的人。專家先把一些題目出在網上,有人回帖,專家就去找他喝咖啡溝通,判斷這個人是否明白了題目,是否有破題的能力,他適合到哪個部門工作、定多少級,專家簽字就行。
第一,全才首先一定是專才,全才是從專才中成長起來的。他在某一項鉆研得很透,在其他項就能理解。如果沒有專才,就不可能成為全才,沒有專才的“全才”也許沒有突破能力,繞著城墻轉,找不到放“炸藥包”的地方。
領袖是自然成長起來的,不是我們去找。我們強調要有成功的實踐經驗,做一個小項目成功,他就知道什么叫決策;如果他一個事情都沒有成功過,他當高級干部時的決策就是胡來。我們在選擇干部的時候,貫徹沒貢獻不考核,節省人力資源。
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個高級專家交流平臺,便于跨界交流。比如,光的專家走到交換去,硬件的走到軟件去,軟件的走到硬件去……超越現有專業上面再有這樣一個跨界平臺。
華為公司一直貫徹選拔制,因為人才不是靠培養,而是自我成長,我們要創造人才成長的土壤,就如“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在人才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創造一個寬容的環境,讓大家愿意暢所欲言,互相啟發,把思想炸開。一是,喝咖啡是一種形式,網聊也是“喝咖啡”。我為什么不愿意網聊,愿意喝咖啡呢?我認為講話互動比文字互動效率高、表述更清楚。
二是,高級專家要用更多精力來讀文獻,而不是埋頭做事。比如,把一半時間用來讀文獻,寫寫感想。
三是,我們“黃大年茶思屋”應該號召所有員工把他認為好的文獻轉帖過來,如果涉及知識產權問題,就把索引貼上來就行,大家再去那個網站上查閱,這也是一個溝通方式。
歷史滾滾向前就會有新陳代謝,有人選擇離開就會有繼任上來,但是我們要形成一個良好機制,讓優秀人才涌現,英雄倍出。
華為創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20.7萬員工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30多億人口提供服務。
華為致力于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讓無處不在的聯接,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為世界提供多樣性算力,讓云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所有的行業和組織,因強大的數字平臺而變得敏捷、高效、生機勃勃;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讓消費者在家居、出行、辦公、影音娛樂、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
華為堅持基礎研究不動搖,堅持開放創新不動搖,開放心胸,沿著客戶的需求順勢而為,同時加強科學技術牽引客戶需求,構建靈活的商業模式,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萬業,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