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馬森奶酪Parmesan是意大利出產的知名 奶酪,經多年陳熟干燥而成,通常呈圓柱形,色淡黃,具有強烈的水果味道。帕馬森雷加諾奶酪以其堅硬的質地、濃郁的味道和獨特的風味而聞名,很多喜好奶酪者稱該干酪為奶酪之王,是世界上受追捧的10種奶酪之一。帕馬森雷加諾奶酪通常用于撒在意大利面食、沙拉和其他烹飪菜肴上,可以直接擦成片撒在沙拉上。
切達奶酪Cheddar是一種原制奶酪,或稱為天然奶酪,是世界十大常見奶酪品種之一,它是由原奶經過滅菌,發酵,凝結,成熟等一系列復雜的加工工藝做成的。切達奶酪源于十六世紀的英國原產地切達郡,顏色從白色到淺黃不等,味道也因為儲藏時間長短而不同。切達奶酪可生吃又可烹飪,從澆汁奶酪醬到烘烤,幾乎可以取代所有奶酪,所以它也是一種“全能奶酪”。市場上的再制奶酪,多半就是以切達奶酪作為原料制成的。
世界著名奶酪有哪些?荷蘭高達干酪,是世界上著名的干酪之一。高達干酪Gouda同時也是圓孔干酪類型的代表,出產于荷蘭南部和烏得勒克地區,其普通型直徑30cm,厚10cm,圓形,重為5~15kg,風味溫和。高達干酪可切片制作成三明治、漢堡,或用于奶酪火鍋和烹飪中。Cnpp小編提醒大家,高達干酪表層由紅色的薄蠟包裹,食用時需要將其切除。
卡蒙貝爾奶酪Camembert是法國十大奶酪之首,也是世界頂級奶酪之一,源自法國諾曼底地區。卡芒貝爾奶酪由于1983年的法國原產地命名控制制度(AOC),所以它取名于奧恩省卡芒貝爾村,并成為法國標致性美食之一。卡蒙貝爾奶酪的手感較軟,味道比較淡,因為比較容易在高溫下融化,所以常被用作烹飪食用。
馬蘇里拉Mozzarella奶酪產自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亞和那布勒斯地區,是一種淡味奶酪。CNPP小編了解到,真正的Mozzarella奶酪是用水牛奶制作的,色澤很白,有一層很薄的光亮外殼,未成熟時質地柔順、有彈性,容易切片,成熟期約1至3天,成熟后變軟并且風味增強,不過之后迅速變質,保質期不超過1周。不過現代比較常見的是普通牛奶的制品。馬蘇里拉奶酪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披薩上使用,現在也經常在家庭餐桌上出現,用來焗意面等,是很受歡迎的烹飪原料。
布里奶酪Brie是以法國東北部出產地命名的柔皮白霉奶酪,可以搭配水果、餅干、堅果或者面包一起吃。據說,布里奶酪是8世紀時法國查里曼大帝最鐘愛的奶酪。傳聞路易十六在被押送入獄前,還請求能最后品嘗一口布里奶酪。1814年,歐洲各國首腦官員聚集維也納共議持久穩定的和平政策時,與會的外交官們對哪國生產的奶酪最美味這一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最后通過品嘗奶酪比賽,布里奶酪被一致認為是當之無愧的冠軍,也是世界上最美味可口的奶酪。
莫比耶奶酪Morbier是法國最受歡迎的 奶酪之一,是一種用生牛奶制成的半硬質奶酪,源自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區的莫比耶鎮,它在2002年獲得歐盟PDO(產地名稱保護)認證,是法國第五大產量的PDO奶酪。莫比耶奶酪外型是扁圓柱型的,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內芯里有一層灰黑色的分層線,質地細膩,具有良好的融化性,聞起來有明顯的氣味,吃起來帶有微微的酸味和奶油味道。莫比耶奶酪可作為開胃菜、奶酪拼盤或烹飪食材使用。
艾斯若姆奶酪Esrom是用牛奶制成的半硬質奶酪,1996年獲得歐盟PGI地理標志保護認證,也是丹麥最早獲得PGI認證的奶酪,是世界最出名的10種奶酪之一。艾斯若姆奶酪在194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生產,如今絕大部分丹麥生產的艾斯若姆奶酪都出口到德國,只有少數在丹麥本國銷售。艾斯若姆奶酪的外型通常是像吐司面包那樣的圓角長方型,外皮黃棕色、略微發粘,淡黃色的奶酪內芯里帶有不規則的米粒大小的孔洞,質地光滑柔軟。聞起來有較重的氣味,吃起來有輕微的酸味和辛辣味,常用于火鍋、奶酪火鍋和烹飪中。
格魯耶爾奶酪Gruyere又名古老也芝士奶酪、庫耶爾奶酪,原產于瑞士弗里堡( Fribourg )州,是瑞士最著名的奶酪之一。格魯耶爾奶酪是一種硬質奶酪,被稱為瑞士最神奇的奶酪,因為它混有十分驚人的75種芳香純美的香草味。作為瑞士奶酪的頂級佼佼者,格魯耶爾奶酪一直以最高的品質和鮮美的味道而聞名,瑞士最著名的國菜 FONDUE 豐迪奶酪火鍋就是以格律耶爾奶酪為主要原料。
羅奎福特奶酪Roquefort主要產自法國南部阿維農省的羅奎福特鎮,是殿堂級的法國藍紋奶酪,也是世界著名的藍紋奶酪。CNPP編輯了解到,由于受到原產地命名保護,目前,全世界只有7家奶酪廠有資格生產。洛克福藍紋奶酪采用生綿羊奶制作,奶酪瓤顏色雪白,內部空隙生長藍色霉菌,質地堅實平滑,有著 羊奶、堅果和葡萄干的香氣。
另外,還有意大利的哥瑞達帕達諾奶酪、荷蘭山羊奶酪、法國的康塔爾奶酪、圣內克泰爾奶酪、康堤奶酪、威爾士的卡爾菲利干酪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 奶酪。
研究聲明:世界十大奶酪品種排行,CNPP小編主要依據奶酪種類、產地、知名度、歷史,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