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松,1952年出生,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芯國際CEO,中國臺灣電子工程學家、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被稱為“臺灣芯片魔術師”。早年曾在美國AMD公司任職。1992年,離開美國,回到中國臺灣,入職臺積電擔任工程師和資深研發處長。并在2003年,與IBM130nm銅制程之戰中一舉成名。
梁孟松帶領中芯國際團隊在短時間內攻克了14納米工藝技術難關,將公司的工藝良品率提升到95%,展現了出色的技術實力和組織能力。此外,他還帶領團隊完成了從28納米到7納米工藝芯片的技術開發,這是一項巨大的技術挑戰,但梁孟松和他的團隊成功實現了這一目標,為中芯國際在高端芯片市場取得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梁孟松在中芯國際的業績提升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領導下,中芯國際實現了顯著的業績增長,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市場地位,也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他還積極推動公司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了中芯國際的競爭力。
早年,梁孟松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機工程及電腦科學系學習,并取得了博士學位。他的學術背景和專業知識為他后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職業生涯初期,梁孟松曾在美國AMD公司任職,積累了豐富的半導體行業經驗。之后,他于1992年離開美國,回到中國臺灣,加入了臺積電,擔任工程師和資深研發處長。在臺積電期間,他負責和參與了公司先進制程技術的研發,是臺積電近500個專利的發明人之一。他在IBM 130nm銅制程之戰中一舉成名,展現了他深厚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
然而,由于在臺積電受到冷遇,晉升無望,梁孟松于2006年離開了臺積電,并帶走了一批研發人員投奔三星,出任三星芯片部門首席技術官。在梁孟松團隊的幫助下,三星在半導體領域迅速崛起,其14納米制程量產比臺積電早了約半年,并從臺積電手中連續搶走了蘋果、高通的大單。但這段經歷也導致了他與臺積電之間長達四年的官司,最終梁孟松敗訴,被規定直到“競業禁止期限”結束后才能返回三星。
2017年,中芯國際邀請梁孟松出任聯席CEO。他的加入使得中芯國際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尤其是在14納米、N+1、7納米等先進制程的突破上。他的領導使得中芯國際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時也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芯國際(證券代碼:00981.HK/688981.SH)是世界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集成電路制造業領頭者,擁有先進的工藝制造能力、產能優勢、服務配套,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中芯國際總部位于中國上海,擁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務基地,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建有三座8吋晶圓廠和三座12吋晶圓廠;在上海、北京、深圳各有一座12吋晶圓廠在建中。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臺灣設立營銷辦事處、提供客戶服務,同時在中國香港設立了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