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是相對于東亞而言的歐洲白人世界文化圈,而西餐的準確稱呼應為歐洲美食或歐式餐飲。其菜式料理與中國菜不同,一般使用橄欖油、黃油、番茄醬、沙拉醬等調味料。西餐這個詞是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西”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歐洲各國;“餐”就是飲食菜肴。
1、西餐之首—法式大餐
法式菜肴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法式菜肴的名菜有: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等。
2、簡潔與禮儀并重—英式西餐
英式菜肴的特點是:油少、清淡,調味時較少用酒,調味品大都放在餐臺上由客人自己選用,烹調講究鮮嫩、口味清淡。英式菜肴的名菜有:烤大蝦蘇夫力、薯燴羊肉、烤羊馬鞍、冬至布丁、明治排等。
3、西菜始祖—意式大餐
意式菜肴的特點是:原汁原味,以味濃著稱,烹調注重炸、熏等,以炒、煎、炸、燴等方法見長。意式菜肴的名菜有:焗餛飩、奶酪焗通心粉、肉末通心粉、比薩餅等。
4、營養快捷—美式菜肴
美式菜肴的特點是:多鐵扒類的菜肴,常用水果作為配料與菜肴一起烹制,如菠蘿焗火腿。美式菜肴的名菜有:橘子燒野鴨、美式牛扒、蘋果沙拉、糖醬煎餅等。
5、西菜經典—俄式大餐
俄式菜肴特點是:口味較重,喜歡用油,制作方法較為簡單,口味以酸、甜、辣、咸為主。俄式菜肴的名菜有:魚子醬、酸黃瓜湯、冷蘋果湯、魚肉包子、黃油雞卷等。
1、首先是頭盤,是一種開胃品,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菜有魚子醬、熏桂魚、鵝肝醬、奶油醬、雞酥盒,味道主要是咸味和酸味兒的,主要是來提升食欲。
2、第二道菜是湯,湯的種類非常多,大概可以分為四種,包括清湯、蔬菜湯、奶油湯、冷湯。比較出名的類型是意式奶油湯、意式蔬菜湯和俄式羅宋湯。
3、第三道菜是副菜,副菜主要是用魚作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品種包括各種淡水魚、海水魚、軟體動物等。
4、第四道菜是主菜了,主菜的菜肴主要是肉類,比如說牛肉或牛排,這也是我們經常吃的一種西餐菜肴,經常采用烤和煎的方法制作。
5、第五道菜是蔬菜類菜肴,西餐中也稱為沙拉。和主菜同時上到桌子上,一般包括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主要的調味汁包括奶酪、油醋汁和番茄汁,還有一些蔬菜或是煮熟了之后端上來的,比如說炸土豆條、煮菠菜和煮花椰菜。
6、第六道菜式甜品,是在主菜之后吃的。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它包括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還有煎餅。
7、西餐的最后一道菜為飲品,一般以咖啡或茶為主。喝咖啡時要加糖和淡奶油,飲茶時則加糖和香桃片。這些飲品不但能解渴,而且有助消化。
1、選料的區別
由于我國多數人在飲食上受宗教的禁忌約束較少,而人們在飲食上又喜歡獵奇,講究物以稀為貴,所以中餐的選料非常廣泛,幾乎是飛、潛、動、植,無所不食。而西方自中世紀后在精神文化上一直受到宗教的約束,加之由于現代營養學的建立,與中餐相比,西餐在選料上局限性較大,常用的原料有牛、羊、豬肉、和禽類、乳蛋類等,對內臟的選擇很少。
2、原料加工的區別
中餐廚師非常講究刀工,可以把原料加工成細小的絲、丁、片、末等刀口。而西餐櫥刀的種類非常多,干什么用什么刀也很講究,但很少把原料加工成細小的刀口,大都是體積較大的排、卷、塊等形狀,講究造型。
3、烹調的區別
中餐做菜一般使用的圓底鍋、明火灶非常適宜炒菜,所以中餐炒的烹調方法非常多。而西餐做菜是用平底鍋、暗火灶,并帶有烤箱,還要有扒板、面火爐等設備,所以烹調方法主要是煎、烤、燜、燴、鐵扒等。
1、女士優先。在西餐禮儀里,往往體現女士優先的原則。排定用餐席位時,一般女主人為第一主人,在主位就位。而男主人為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2、距離定位。西餐桌上席位的尊卑,是根據其距離主位的遠近決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于距主位遠的位置。
3、以右為尊。排定席位時,以右為尊是基本原則。就某一具體位置而言,按禮儀規范其右側要高于左側之位。在西餐排位時,男主賓要排在女主人的右側,女主賓排在男主人的右側,按此原則、依次排列。
4、面門為上。按禮儀的要求,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要高于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5、交叉排列。西餐排列席位時,講究交叉排列的原則,即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來,宴會場合是要拓展人際關系,這樣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讓人們能多和周圍客人聊天認識,達到社交目的。
1、在進餐過程中餐具的使用也很有講究,用左手持叉,右手持餐刀,用刀把肉切成小塊再吃。
2、切割食物時,餐刀和餐叉向盤子稍加傾斜,而不要垂直使用。餐刀、餐叉的把應該握在手掌中。
3、“左叉右刀”是西餐刀叉的拿法,刀在西餐中是用來切菜,叉用來叉菜的。在切食物的時候,叉子拿在左手,刀拿在右手。用叉子將食物按住,防止食物亂動,然后用刀子把食物切開。
4、在使用刀叉的時候,刀叉要放在大拇指和中指之間,食指用力即可,這樣切起來自己方便,不費力。
5、需要注意的是,刀叉大小不同,作用也不同。一般大的叉子可以用來吃沙拉等食物,中號的叉子用來吃肉類食物,小的叉子用來吃魚肉最為合適。刀的用法方面,吃牛排應該選擇最鋒利的刀,這樣切牛排就不用太費力。
1、不同食物的質地對比
食物的質地主要表現在咀嚼時的口感,脆與柔相對應。清脆的食物如胡蘿卜、西芹等生食應與柔軟的食物搭配,如奶酪、湯。脆嫩的蔬菜沙拉應該搭配質地柔滑的食物,如澆了奶油醬的面條。
2、不同食物的溫度對比
用餐時應冷熱搭配。因為溫度高的食物能夠刺激味蕾,所以點餐時一道熱菜是必要的如果要點四道菜,正確的點餐方式應該是第一道菜是熱的,第二道菜是冷的,主菜是熱的,餐后甜點是冷的。
3、不同食物的顏色對比
點餐時也要注意顏色的搭配,使菜品看上去賞心悅目。主菜才是主角,其他菜都是為了加強所有菜品味道、溫度、質地、顏色的對比而存在的。所以點餐時主菜為主,其他菜為輔。
4、調味品的對比
如果餐前雞尾酒(餐前開胃酒)的時間特別長,那么味蕾便會變遲鈍,下一道菜須得是加了許多調味品、口味特別濃重的食物才行。
1、按吃飯流程點酒
通常吃西餐時,開胃菜一般會搭配起泡酒,常見的有法國的香檳、西班牙的卡瓦、意大利的普羅塞克和意大利的阿斯蒂;接下來可能就會點白葡萄酒,常見的有霞多麗、長相思、富司令、灰皮諾等;然后主菜階段,可以搭配紅葡萄酒,常見的有赤霞珠、黑皮諾、西拉、梅洛等;甜點階段搭配的酒,可以是甜酒,最常見的有西班牙的雪莉酒、葡萄牙的波特酒。
2、按搭配餐食點酒
菜品搭配規律: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搭配肉類選單寧重一點的,例如干紅;搭配海鮮,通常選酸度高一些的,比如干白。
1、開胃菜。這道菜是為下面的主食做準備的,所以量不宜多,而且開胃菜也是比較有特色的,多是以咸和酸為主,還可以配點酒哦!
2、湯類。是繼開胃菜后的第二道菜,喝湯可是很有講究的,不像吃中餐,拿起碗放在嘴邊咕嚕咕嚕地喝,如果在西餐廳里這樣喝湯,肯定會出丑,西餐喝湯時要用勺子舀著吃,而且不要發出聲音。
3、副菜。一般點魚肉類,還有面包類或酥盒類都是副菜,這些食物容易消化,所以放在主菜前吃,點菜時和主菜有區別。例如配點魚肉類副菜時要點專用的調味汁,像韃靼汁、白奶油汁和水手魚汁等,這些是配著魚肉菜肴吃的。
4、主菜。其中最多人吃的就是牛排,牛排也分為沙朗牛排、菲力牛排等品種,還有烹調的方式也不同,有烤、有煎,看自己的口味選擇,而配合吃的調味汁跟副菜的也不同,主菜的調味汁一般有蘑菇汁、濃燒汁精等。
5、蔬菜。蔬菜其實也可以和主菜一起上桌,這樣可以稱為配菜,但在西餐中不叫蔬菜,它叫沙拉,也有人把蔬菜沙拉作為頭盤食用。
1、擺盤
在吃西餐的時候用一個好看的盤子裝菜肴,高質量的照片已經在呈現在你得眼前了。同時,一些與菜肴相關的材料會在食物旁邊被點綴,這會讓照片看起來更有趣。
2、光源
最好有自然光,特別是當食物背光時,細膩的表面就像絲綢布的光澤,很能誘惑食欲。有時,食物的質地會隨著柔印板的加入而增加幾個等級,這會使光線更加細膩,讓人們更清楚地看到西餐牛排表面的紋理。
3、構成
盡量用俯視的角度拍照,對于新手來說,過于復雜的構圖無法控制,反而會變得自討苦吃。
4、萬能三角拍攝法則
選擇三個具有優先級和從屬關系的物體,并將它們放在三角關系中。在桌子上,叉子、切刀、托盤,這些東西不僅是餐具,也可以是你的攝影道具。例如,簡單地放一雙筷子就能使畫面更加平衡和豐富。
5、對角線
這也是沿對角線安排食物的好方法。
6、中央組成
中間有重要的食物,食物周圍可以撒一些條件物,上面有碎片和其他小器具,用來裝飾和填滿無聊的空間,如調味品、香料、花瓣和面包屑。
7、細節拍攝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構圖,或者條件不允許構圖,試試這種簡單而粗魯的方法:對準一道菜,放大只拍細節,往往會產生令人驚訝的效果。
8、道具
由背景或輔助道具制成的高品質餐具,可能會不經意地幫助你在照片中添加點。這些照片會被放在瞬間,迫使它們充滿人物色彩。
9、后期
強大的后期可以將腐朽變成魔法。難吃的食物,只要經過正確的后期處理,也可以使照片讓人垂涎。
1、西餐烹飪專業主要學習課程:食品營養與衛生、餐飲成本核算、西餐基礎制作、西餐烹調概述、西餐烹飪原料加工、湯與沙司制作、西餐色拉制作、西餐主材制作、西餐烹調綜合實訓等。
2、西餐烹飪專業教育目的: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長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學生應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能在餐飲及食品加工企業從事生產和管理的應用性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西餐的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現今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理念升級,中餐不完全是人們的選擇,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西餐做為日常飲食,目前國內的西餐廳也很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城市的中老年人平時也會去吃西餐。這就帶來了商機,帶了更多對西餐人才的需要,因此學西餐就業壓力也較小。同時西餐屬于技術行業,而我國現在正缺技術型人才,學廚師也沒有年齡限制。西餐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精致無油煙,不會弄得自己滿身油煙味。學好了技術,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王品集團旗下,源自臺灣的知名牛排餐飲連鎖品牌,于2003年登陸大陸,以“一頭牛僅供6客”的臺塑牛排為特色,嚴選一頭牛第六至第八對肋骨的六塊牛排,其牛排全熟且鮮嫩多汁廣受贊譽。王品以精美的菜色、優雅的環境和貼心的服務,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餐飲體驗。
西堤牛排始于2001年臺灣,王品集團旗下中端直營連鎖西餐廳,主打以“全球優質牛排,產地直選”的西堤牛排,于2005年在上海開設首店,以時尚熱情的紐約客風格,為顧客提供舒適、明亮、歡愉的西式餐廳,招牌產品“四國牛排聯盟”,一份牛排可品嘗美國、澳洲、加拿大、巴西四國牛排,暢享多國牛排風味。
WAGAS始于1999年上海,知名連鎖西式簡餐品牌,國內率先開創了健康輕食的概念,推崇新鮮健康營養的“樂活“飲食理念,提供能量色拉、意面、三明治、咖喱飯、創意的鮮榨果汁、精品咖啡等,橫跨十余個城市,擁有數百家門店。
薩莉亞始于1973年日本,于2003年在上海開設首店,國內知名的連鎖意式餐廳品牌,主打物美價廉的意大利料理,自開業來始終貫徹“讓顧客以實惠的價格感受到意大利健康豐盛的飲食所帶來的愉悅”的理念,致力于用高性價比的價格提供味道佳、種類豐盛的菜品。
成立于1998年,全國知名的西式餐飲連鎖品牌,較早推出披薩自助經營模式,集冷凍食品生產、加工和食品銷售、多品牌餐飲連鎖運營、倉儲及物流運輸,以及有機農產品的開發與銷售于一體的多元化健康飲食及餐飲服務供應商。好倫哥憑借獨到的經營理念、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已在上海、四川、內蒙、云南、廣西、山西、河北等多個省市開設了200余家餐廳。
成立于1993年,國內規模較大的西式快餐連鎖品牌,集餐飲連鎖、零售、供應鏈等多種業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食品集團。豪客來已在全國數十個省市開設超過300家直營連鎖餐廳,依托專業的國際化工廠和完善的產品研發、品控、物流打造超效供應鏈,每年可為數千萬顧客提供專業的餐飲服務,此外豪客來還入駐電商平臺,提供牛排、意大利面等多種預制菜產品。
Simplylife始于2007年香港,美心集團旗下,2010年以“星美樂”之名進入大陸市場,以歐陸式格調的路邊cafe,供應新鮮手制的歐陸式面包、烘焙品、優質意式咖啡及簡餐,以率真的食物、閑適的氛圍及與顧客的互動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茹絲葵創建于1965年美國,現隸屬于赫士盟餐飲集團旗下,全球知名牛排連鎖店品牌,在選材、口感、工藝上堅守傳統標準,致力于提供高品質牛排,以雅致的用餐氛圍、親切的服務著稱。茹絲葵牛排館在全球擁有150多家門店,遍布在全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始于1993年,國內知名西式餐飲連鎖品牌,融合了中國不同地域、民族等飲食特點,再佐以西式餐飲精粹,開拓出西餐牛排的中式吃法流派。豪享來旗下擁有多個生產中心和物流配送點,其產能最高可供數百家門店所需,目前以中西餐為主,小菜美點、休閑輕食、樂飲尚品等餐品為輔,在全國范圍內開設有數百家連鎖門店。
比格公司是經營意大利式明廚自助比薩的連鎖企業,2002年進入北京,比格餐廳是經營大眾化西餐的意式休閑餐廳,以自助比薩為主,兼營零點及外賣。目前在全國擁有多家直營及加盟餐廳,覆蓋多個省市,提供豐富多樣的百余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