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通常指的是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他們最初憑借販賣糧食、鹽業等軍需品起家,后逐漸擴展到茶葉、絲綢、瓷器等多種商品的貿易。晉商在金融領域有著重大貢獻,他們在中國歷史上首創了票號這一獨特的金融機構,對清朝時期的金融界和銀行以及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平遙的日升昌票號作為中國第一家票號,被譽為中國銀行業的鼻祖。
晉商以誠信、團結、勤奮、進取為核心理念,注重商業信譽和團隊合作。晉商發展歷史上涌現出了眾多出的代表人物,他們各自在商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晉商八大家極富盛名。進入新時期,新晉商們在多個方面展現出了新的特點和風貌,體現在行業更多樣化、視野全球化等。
山西晉商八大家,指的是喬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在中國近代史上,晉商穩居全國商幫之首,稱雄商界500余年,而晉商八大家更是之中的佼佼者。
祁縣喬氏是清末民初全國聞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在山西封建商業資本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它從清代乾隆初年創業,不憚勞苦,慘淡經營,經過幾代人的銳意進取,不斷開拓,終于留下了一段“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的佳話。喬家子弟恪守祖訓,嚴守家規,家業日益興旺。極盛時期,國內各通都大邑幾乎都有它的字號,且獨領風騷200余年。祁縣喬氏的代表人物有喬貴發、喬致庸等。
榆次常氏是晉中富商。該族原系山西太谷縣人,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年)始祖常仲林遷居榆次縣車輞村,由仲林一世起到八世常威時,家“始裕”,“至于起家,即率經商”。其經商則在多倫諾爾、張家口、興化鎮及本省大同、繁峙等處。因榆次常氏家族重視教育,族內子弟多有大才之人,因此,榆次常氏家族還被冠稱“中華儒商第一家”。榆次常氏的代表人物有常萬圯、常萬達等。
太谷曹氏,原住晉源縣花塔村(今屬太原市晉源區),明洪武年間遷至太谷縣北洸村,是明、清之際聲勢顯赫的晉商巨富。曹氏家族發跡始于明末清初人曹三喜,到曹克讓及其子時代衰落,共歷24世。
曹三喜勤勞踏實,以誠待人,生意越做越好,增添了釀酒業、雜貨業、典當業。之后,又在沈陽、四平、錦州等地設立商號,逐步成為省外大商。清兵入關后,曹家的商號又向關內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到道光、咸豐時期,曹家的商號已遍及半個中國,國外發展到莫斯科。經營項目有銀錢業、綢緞、布匹、呢絨、顏料、藥材、皮毛、雜貨、洋貨、釀酒、糧店等等,雇員達37000余人,總資本達1000余萬兩。太谷曹氏的代表人物有曹三喜、曹培德等。
介休侯氏發跡于清康熙年間,十世侯萬瞻,專跑蘇、杭州販賣綢緞、家業發展很快,到他的孫子侯興域時,已成為赫赫有名的大財主了。其中,侯興域是侯家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他繼承祖業,用心經營,積累百萬。他的三兒子侯慶來更是精明練達,頗有才干,一手掌家,野心勃勃,首先把在平遙開設的經營綢緞、茶葉、錢幣的蔚盛長、協泰蔚、厚長來、新泰永都改為蔚字號,后來又把蔚字號改為票號。
侯慶來去世后,他的兒子侯蔭昌接管了家業,在與平遙日升昌票號的競爭中,又把其它蔚字號也都改為票號,成為山西赫赫有名的“蔚字五聯號”。經過道光、咸豐到同治,大約三十年間,蔚字號聲勢日增,分號遍布全國30多個城市大有后來居上氣勢。
祁縣商人云集,號稱祁幫,是清代商界的一支勁旅。而渠家是祁幫中的大戶。渠家的茶莊“長裕川”聲名卓著,票號“三晉源”匯通天下。渠家發跡,始自元末明初渠敬信、渠于信、渠忠信三兄弟,他們從販運小本生意做起,不辭辛勞,漸漸地積累了資金。到清乾隆、嘉慶年間,渠家的生意已涉足對俄、蒙的茶葉貿易。從渠氏十七代源字輩開始,渠家進入了生意興隆的黃金時代,不僅先后開設了百川通、存義公、長盛川、三晉源等票號,還在各省設有茶莊、鹽店、錢店、當鋪、綢緞莊、藥材莊等,實現了票號資本與商業資本的相互轉化,成為當時晉中八大富戶之一。
山西平陽府(今臨汾市)的亢家,在明清時期聚財數千萬兩,堪稱山西首富。亢氏之后,才是資產在七八百萬兩的曹、喬、渠、常等諸姓人家。亢氏起家,傳說源自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山海關與清軍作戰失敗,退出北京撤往西安途中,曾將攜帶的金銀財寶寄存于亢家。后來,李自成犧牲,農民軍寄存的金銀財寶遂為亢氏所有。亢氏不僅是大鹽商、大糧商,還是資本雄厚的典當商,他們曾因在鹽商聚集的揚州修建了著名的亢園顯赫一時,在原籍平陽也擁有大量田宅和儲糧,號稱“宅第連云,宛如世家”。
介休范氏經商始祖叫范永斗,明末時在張家口經商,經常出入遼東,是當時有名的八大商人之一。由于當時商人經常出入關內外,為滿清提供軍需物資和情報,滿清入關稱帝后,范永斗被任命為主持貿易事務,并“賜產張家口為世業”,取得了別的商人無法享有的經濟特權。范永斗的孫子范毓賓也具有聰穎卓越的經濟頭腦,繼承祖業后不負眾望,使范家商務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他主政時,范家擔當了“承辦、采運軍糧”的大官差,獲得西北游牧民族的貿易權,承擔販運洋銅的大部分業務。
以孔祥熙為首的孔氏是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生于太谷縣一個亦商亦儒的家庭,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世孫,他早年赴美學習經濟,回國后在太谷創辦了祥記煤油公司。之后逐步擴大商業版圖,涉足多個領域,旗下還擁有廣茂興票號、晉豐泰票號、山西裕華銀行、花紗布管制局、慶記紗號(主營棉紗)、強華公司、大元公司(主營五金交電)、中國興業公司、揚子建業股份有限公司、長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嘉陵公司、祥記汽車行、恒義升商行等產業。
新晉商指的是新時期的山西商人,嚴格意義上說是指新時期祖籍山西的商人。他們與舊晉商相比,已經不再局限于發展鹽業、票號等傳統老字號,而是向鋼鐵、代工、房產等各類新興產業伸展觸角,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除此之外,新晉商的足跡還遍布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展現了全球化的商業視野和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