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文化是大學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積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態。它以大學人為主體和以知識及其學科(專業)為基礎,主要凝聚在大學擁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中,是大學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環境文化的總和,是大學作為人類社會知識權威的文化基礎,是人類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人類最早的大學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先秦時期和西方的古希臘、古羅馬,而中國先秦時期《大學》倡導的“大學之道”與西方柏拉圖倡導的“哲人治國”理念、亞里士多德倡導的“自由教育”思想共同開創了人類探索大學理念及其辦學規律的先河。西方近、現代大學從英國紐曼“崇尚人文,注重理性”的大學理想,到德國洪堡“教學與研究相統一”的嶄新理念,到美國“融入社會,多元開放”的理念創新,再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眼未來,引領社會”的新理念,經歷了一個不斷的文化覺醒和理念創新的過程。
2、以大學人為主體積淀和創造的
大學文化的形成既是人類文化的歷史積淀和外部環境的深刻影響的結果,但大學文化主要是以大學領導、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為主體的大學人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過頑強的努力積淀和創造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具有人格魅力、學術造詣深厚、善于治學育人的學術大師和具有遠見卓識、獨到辦學理念、善于科學管理的優秀校長創造的。
3、以知識及其學科(專業)為基礎
知識及其學科(專業)是大學存在的組織基礎,這是大學區別于其它社會組織的一個根本特征,也是大學文化區別于其它社會組織文化的一個根本特征。大學辦學的兩個重要特征:
第一,從內部來說,要求大學以著眼未來和探究真理為己任,成為高度分權的有機體,以文化(學術)機制作為自己運行的主導機制,以理性和學術價值作為自身追求的基本價值;第二,從外部來說,要求大學以學術自由作為維持其活力的源泉,應當比社會上的其它部門享有更高的自治權力,而大學組織內部比較松散的結合正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4、大學文化是本土文化與國際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果
大學從它誕生之日起其精神氣質就是海納百川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在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不斷地向前發展著。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融合,而大學文化也是本土文化與國際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果,是本土性與國際性的辯證統一。
入榜《2025年CNPP世界大學十大品牌榜中榜名錄》的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
世界大學注冊品牌商標怎么選商標類別?在注冊世界大學品牌商標時可以考慮選擇第41類商標。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