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新試驗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CCTM),原長春試驗機廠,始建1949年10月20日,曾先后隸屬中國科學院、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吉林省工業廳、機械工業部第四工業局、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長春市儀表局和長春市機械局。1986年正式獲準使用“力環”注冊商標,實現試驗機品牌化服務。
根據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部署和國有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工作的要求,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長春試驗機廠正式完成了退出國有經濟、資產重新整合、依法成立董事會和監事會等工作,于2006年1月9日更名為長春新試驗機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仍由長春試驗機廠原班人馬組成,以大型民營股份制企業面貌出現于市場和廣大用戶面前。同年6月5日,根據“長寬鐵指【2006】27號文件”批復,“力環”商標仍保留在長春新試驗機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企業響應“產教結合,校企合作”號召,引入吉林大學為緊密型合作伙伴,產業技術水平、技術人員素質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5月,長春試驗機廠喜遷長春市九臺區卡倫工業園,擴大了廠房使用面積,再次不斷引進人才,更新生產設備,在辦公環境和生產能力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和提高。
長春試驗機廠構筑了新中國試驗機工業大廈的基礎。按照國家三線企業建設規劃,1966年9月,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調度我廠開始實施搬遷天水計劃,至年末已遷出人員234人和設備54臺,后因文革運動沖擊開始取消搬遷,改調出352人和8臺設備到天水,組件天水紅山試驗機廠和天水北道鑄鍛廠,實現了“一分為二”。
計劃經濟時期,國家為增加試驗機生產企業的數量,長春試驗機廠又先后無私無償以圖紙和技術資料輸出,其中A型液壓萬能試驗機圖紙和技術資料調給了濟南試驗機廠和上海試驗機廠,沖擊試驗機圖紙和技術資料調給了吳忠試驗機廠,扭轉試驗機圖紙和技術調給了青山試驗機廠。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長春試驗機廠從八十年代起,在全行業實現技術引進,先后與德國申克公司、英國達泰克公司、德國DOLI公司、美國MOOG公司等試驗機制造企業合作,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結合自主創新研發的T800B-0153型數字采集系統,研制了微機控制電液伺服萬能試驗機、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壓力試驗機。經過消化技術相繼又開發出了多個系列的延伸產品,這些產品的研發成功和投放市場,深受客戶的信賴和支持,并有部分出口。成立近74年來,長春試驗機廠已累計生產試驗機及力學檢測設備接近438種,累計約59000臺,所生產的試驗遍布國內應用行業和地域,向國外出口的數量也數以千計。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根據國家發展的中長期建設規劃,企業按照做專業、揚特色的原則,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新的長春試驗機廠除了在傳統試驗機技術和產品方面發揚光大以外,將以大型試驗機為特色,以市場為引導,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繼續發揚創新進取的精神開拓新的領域、開創新的局面。以各種大規格萬能試驗機、專用試驗機、力學計量設備、高溫實驗設備等為主要的產品將繼續并以更好的狀態出現。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企業將技術創新放在重要位置,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產品升級換代。開發了計算機控制的應用軟、硬件系統,利用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微電子技術、光電檢測等新技術,使傳統試驗機產品實現了質的飛躍,向著更高、更好、更快的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近年來,國家加大了產品和工程質量的監管力度,新的檢測標準競相出臺,為了滿足用戶要求,還先后開發了壓剪試驗機、鋼絞線拉力試驗機、鋼絞線松弛試驗機、板材彎曲試驗機、靜載錨固試驗機、鋼絞線松弛試驗機、蠕變試驗機、臥式拉力試驗機、支柱絕緣體彎扭試驗機、巖石真三軸試驗機、巖石三軸試驗機、巖石壓力直剪試驗機、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微機控制電子扭轉試驗機、框架自平衡試驗裝置、多通道、靜態組合試驗裝置、高低溫環境拉扭組合試驗機及高溫(或真空)環境試驗系統等一大批新型檢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