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總面積為23.5平方公里,南至天津路、北至大通界、東至寧張路、西至大酉山坡腳線,其中教育科創園區規劃面積為9.5平方公里(西寧市規劃)。
青海高新區教育科創園規劃利用川谷地形、地貌及自然山水,優化布局“生命健康谷”、“智慧谷”、“科教谷”(即教育園區)三大功能組團,強化生態廊道和濕地公園的整體作用,應用海綿新區、智慧新區、科技新區理念,盤活存量土地,塑造川谷城市新風貌,以集聚高端人才和孕育創新要素,激發區域創新活力。
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前身是2002年4月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生物科技產業園區,2010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域規劃總面積23.5平方公里。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18年開始了高新區籌建工作,2019年省委和省編委正式下發通知成立了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并于2020年8月7日舉行干部任職大會和掛牌活動。
青海高新區以青藏高原獨特的動植物資源為依托,以功能配套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服務環境為平臺,重點發展高原特色生物產業、現代中藏藥、特色綠色食品(保健品)、先進裝備制造業和其它高新技術產業。
目前,青海高新區共有企業2400余戶,其中工業企業180余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7家,創新型企業11戶,科技型企業124戶,高新技術企業49家。擁有馳名商標10個;全省著名商標32 件;各類專利660項。各類從業人員近3萬人,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人數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2%,人才結構趨向高端。
同時,青海高新區還大力發展文化和工業旅游產業,進一步提升園區文化品位,打造高原特色文化產業聚集區。目前已形成藏醫藥文化博物館、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館、昆侖玉博物館在內的博物館群,正在努力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園區已獲得“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
2017年,園區獲批建設國家“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與中藏藥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2018年,園區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綠色園區”。